规划设计农业观光园地被植物

作者:陈建宏

规划设计农业观光园地被植物

选择乡土地被的植物

农业观光园景观以富有当地自然特征为特色,表现着自然和谐和轻松舒展,游人需要的是本土、原生态,而不是异域风情的嫁接,乡土地被植物表现着极强的适应性,传递着富有地方特色花开花落的景观信息,揭示着当地进行集会、踏青、访友等多样民俗活动的根源。因此,选择当地喜闻乐见的低矮植物是必须的,这些植物的种植既能把游憩区与农业生产区分开,又不影响游人活动,但不能应用带刺、有毒以及大型藤蔓类植物等。

创造亲切宜人的氛围

出游是一种人为活动,不是纯粹野生植物的保护。要为农业生产区添加服务功能,必须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。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内容一般有下列几种:生产体验、园艺理疗、农家餐饮、休闲漫步。其共同点是松散的小组合,时间性不强的漫游和个性化的参与。直接需求是大农景观背景下的宜人小空间。因此,宜人空间的创造是农业观光园景观建设的切入点。利用地被植物在大农田景观中,创造小尺度的宜人空间也是一种特色强、投资小、见效快的造景方法。

适应粗放管理的条件

农业园管理的目的是收获初级的农产品,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收获对象的播种、成苗、整形、中耕、病虫害防治以及最终的采收; 管理的手段逐步实施机械化。观光性收入只是一种副产品,至少在建设初期是辅助的。因此,在景观方面的管理是粗放的。景观持续时间的长短受植物的占有能力影响,要求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扩展性。因此,一定的自播力、根蘖萌生性、茎节匍匐分生力和成苗性是必要的。

调节基调植物景观的单一性

农田物种的集约经营和耕作斑块的重复都使得景观相对单一,应选择观赏期长、观赏部位多样、植株形体可塑性强的地被植物。根据遮荫度、湿度、风力、地形、土壤条件和管理措施的不同,表现出积极的生长反应。由于接近游人的地被植物景物的变化,反衬出不同的景观画面。这是“同中求异”造景手法的应用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运富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运富春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