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冠长尾雉是几级保护动物?
白冠长尾雉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。它们通常成群活动在森林茂密而林下较为空旷的林中沟谷和空地,活动多在上午和下午,中午休息。性机警,听觉和视觉亦甚敏锐,稍有动静,即刻逃离。善奔跑,亦善飞翔,飞翔能力强而持久,飞行速度亦甚快,特别是从高处向下滑翔时极为迅速。
白冠长尾雉主要以植物果实、种子、幼芽、嫩叶、花、块茎、块根和农作物幼苗和谷粒为食,此外也吃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、蜗牛、蚱蜢、螽斯等动物性食物。因此,白冠长尾雉也是一种森林益鸟,对抑制森林虫害,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。
什么原因导致它们走向濒危?
之所以将白冠长尾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是因为这一物种已然面临消失的危险。导致它们走向濒危的原因有:
1、过度猎杀
在安徽霍山县,猎人在繁殖季节利用驯养的雌鸟作“媒子”诱捕野生雄鸟出售,浙江温州标本厂在安徽霍山县漫水河收购雄鸟1974年为336只、1975年360只、1976年287只。
2、栖息地破坏
中国中部山区森林不断遭到砍伐致使栖息地减少和退化。主要是毁林开荒或伐木。
3、因为贸易被捕猎
其尾羽在某些地方戏中仍然使用。白冠长尾雉是受人喜爱的鸟类,早已成为动物园中观赏的对象。
4、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
白冠长尾雉肉可入药,称鸐雉,具有补中益气、止咳平喘,主治虚嗽虚喘。因此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也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