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生原因:田间存在致病力较强的病原细菌,植株的长势较弱,抗逆性较差,田间的温度有利于发病。
防治措施:种植抗病品种,播种前用45℃的温水浸种3小时,待晾干后再播种,发病初期,用敌磺钠进行叶面喷雾,每隔7-10天喷1次,连喷2-3次,或用50%春雷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-8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,连喷2-3次。
一、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
1、发生原因
(1)田间存在大量的具有较强致病力的病原细菌。
(2)植株的生长势较弱、抗逆性较差,处于容易感病的状态。
(3)田间的温度有利于发病,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6-30℃。
2、防治措施
(1)选择抗病品种作为种植对象,施肥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。
(2)适时播种,春小麦要选择生长期适中或偏长的品种,冬小麦不宜早播。
(3)播种前用45℃的水恒温浸种3小时,待晾干后再播种,或用30℃的1%生石灰水浸种24小时,待晾干后用40%拌种双粉剂进行拌种,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.2%。
(4)发病初期,叶面喷施敌磺钠,或农用硫酸链霉素,每隔7-10天喷1次,连续喷施2-3次。
(5)发病初期,茎叶喷施50%春雷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-800倍液,或20%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,或53.8%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00倍液,或77%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400-500倍液,连续喷施2-3次。
二、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症状
1、发病部位初现深绿色的小斑点,大小如同针尖,之后扩展为半透明水浸状的条斑,再逐渐变成深褐色,期间常出现小颗粒状菌脓。
2、叶片上更容易出现褐色条斑,因此叫做细菌性条斑病,病斑出现在颖壳上时称为黑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