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片:叶片出现局部褪色,叶缘出现红色或红褐色斑块,部分叶片出现黄绿相间花叶现象,后续随病情发展,叶片枯萎,呈黑色焦枯状。
茎部:茎基部出现长条形黑斑并迅速扩大呈水渍状,病处逐渐溢缩、腐烂。
一、发病症状
1、染病后植株叶片有时会出现局部褪色,有时叶缘会出现红色或红褐色斑块,有的叶片还会出现黄绿相间花叶,随着病情加重,这些叶片逐渐枯萎,并开始蔓延,呈褐色或黑色焦枯。
2、茎基部出现长条形的黑斑,黑斑很快扩大呈水渍状,染病部位逐渐溢缩、腐烂,最后导致植株死亡。将根系拔除后观察,会发现主根上部表皮破裂,部分或全部干腐,会出现白色柔软的菌丝体以及形状不一的黑色菌核。
二、发生规律
立枯病的病原菌是立枯丝核菌,另外螨虫大量寄生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,不仅会造成植株机械伤害,而且还会加重病原菌的侵染,为立枯病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三、防治方式
1、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,种子尽可能如今无病虫害危害的,幼苗最好是选择脱毒的,在种植时要合理密植,注意田间通透性良好。
2、同时也要注意除草,以免病虫害滋生,对于下部的枯叶,要及时清除田间烧毁或深埋,减少病害传染源。
3、在发病初前或发病初期也可以及时用50%甲基托布津800~1000倍液,或50%多菌灵600~800倍液喷雾防治,每7~10天喷1次,连喷2~3次。